简体版| 繁体版
支持IPv6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部门信息 > 林业动态

扩规模 施准策 奋力打造“油茶+N”高质量产业发展新模式

2023-11-26 16:20     来源:百色市林业局
分享 微信
头条
微博 空间 qq
【字体: 打印


近年来,西林县以打造油茶产业重点县和建设高产高效示范基地为目标,创新经营模式,全力扩规模、抓示范、提效益,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,实现林地增效和农民增收。目前,全县油茶种植总面积15.3万亩,投产面积11万亩,油茶籽年产量0.71万吨,产值达2.58亿元,油茶产业对全县GDP贡献率达5%以上。

一、高位推进,提质扩面

西林县委、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,坚持全县“一盘棋”,强化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,成立了由县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,强化县委、县政府油茶产业发展的主体责任落实,同时压实部门的主推责任,乡(镇)、村、社区主抓责任。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,将油茶产业作为全县特色产业“四个十万亩”工程之一。为实现油茶产业规模化发展,西林县每年主动向上申请追加油茶造林指标,2019年实施油茶“双千”计划以来,全县累计新造油茶林6.94万亩,排全市第一。根据自治区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,2023至2025年西林县要完成新造林4.7万亩、低产林改造5万亩,任务排全区第五、全市第二,到2025年,全县油茶种植规模将达20万亩以上。

二、政策激励,促农增收

坚持把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作为产业发展的支撑,整合各类资源全方位保障油茶产业发展。先后出台了《西林县2018—2020年油茶产业发展实施工作方案》《西林县实施油茶产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方案》《西林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等系列政策文件,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油茶的积极性。截至目前,西林县累计兑现中央和自治区油茶补助资金3732.72万元,兑现率排全市第二位,县本级财政安排油茶奖补资金872万元,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全市第一。同时,充分发挥财政资金“杠杆”作用,整合乡村振兴、农业农村、水利、交通等项目资金3200万元支持油茶基地建设,有力带动各类资金注入产业发展。2019年实施油茶“双千”计划以来,油茶补助受益群众达1804户8298人,实现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。

三、创新模式,以短养长

借鉴林下经济种植经验,积极推广“油茶+N”复合经营模式,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产业融合油茶共同发展,形成以耕代抚、以短养长的良好模式,提升林地产出效益。2022年以来,西林县先后启动了“油茶+桉树”“油茶+茶叶”“油茶+香椿”“油茶+柑橘”等多种经营模式,累计完成油茶复合型经营面积1.6万亩。其中,“油茶+香椿”模式充分利用油茶幼林未挂果前“空档期”开展复层林混交,香椿生长迅速,栽植当年便可采收椿芽,第2年后可连续稳定采收8年,每年亩产椿芽1000斤以上,仅香椿产值每亩达8000元以上,油茶林投产后,此复合经营模式可真正实现“万元林”目标。“油茶+N”复合经营模式,有效破解了油茶种植见效慢、管护成本投入难问题,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,保障持续稳定增收。

四、示范引领,带动发展

重点扶持龙头企业、村集体、油茶专业合作社、能人带动农户创建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基地,推动油茶经营方式向规模化、集约化、标准化转变。今年以来,与广西4家区直林场联营创建千亩级“油茶+速生桉”示范基地4个,面积8600亩,扶持本县龙头企业创建千亩级油茶示范基地2个,面积3800亩,示范基地的创建极大提振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油茶的信心,为全面完成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打下了坚实基础。目前,全县建成连片300亩以上的油茶示范基地50个,面积4.54万亩,发展油茶的村集体由2018年的6个增加到目前的33个,村集体种植油茶规模由0.2万亩扩大至1.35万亩,投产后仅油茶一项每年帮助每个村集体增收3万元以上,村级集体经济自身“造血”功能不断增强,有力助推乡村振兴。

文件下载:

关联文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