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百色市全力扩规模、提效益、创品牌,奋力打造油茶产业惠民富农“百色样板”。目前,油茶产业已覆盖全市12个县(市、区),油茶林面积达207.75万亩,居全国地级市第三位、广西首位,茶籽年产量9.97万吨,油茶产业年综合产值达40.42亿元。
围绕油茶产业提质增效。全市一手抓低产林提质改造,一手抓优良品种造林,探索“两种模式”,持续夯实提升产业发展基础。前者探索形成“农户+技术+平台”低产林改造模式。围绕综合抚育、高位嫁接换冠、预栽更新等关键技术环节,总结一批农户“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学得会”的操作办法,重点打造一批低产林改造示范园展示推广平台。后者探索形成“良地+良种+良法”新造林模式。选择光照充足、土层深厚、土壤肥沃等立地条件好的采伐迹地及缓坡荒地种植油茶,引进推广岑软2号、3号和香花油茶等经过审认定的优良品种。2016年至今年9月底,该市累计实施低产林有效改造81.53万亩,通过改造实现低产林产量增长68.6%,新造优质油茶林53.56万亩;建成500亩规模以上油茶“双高”示范基地73个。
突出发展油茶精深加工。围绕产业转型升级,该市着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,推动油茶精深加工取得明显进展。全市精深加工企业由2016年的4家发展到目前的11家,其中3家被评为自治区林业行业龙头企业。广西田林长江天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特优级山茶油及附属产品生产线采用“全程冷链6C”加工技术,成品仓库全流程智能化管理,集合智能仓储管理系统、智能控制系统及智能产品信息追溯系统,实现智能工厂全自动化,是全区乃至全国规模最大、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山茶油精深加工项目。
突出打造百色山茶油品牌。坚持做出特色、做优品质、做大品牌,统一打造“百色山茶油”区域公共品牌,提升产业发展品位档次。2017年,百色获评全国首个“木本油料特色示范市”,“百色山茶油”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。2019年,推动出台广西地方标准《地理标志产品—百色山茶油》,规范了生产要求、质量要求、检验方法、标志等各个方面。积极参加广州国际食用油博览会、东盟博览会等展销活动,大力拓展线上营销推广,“百色山茶油”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。
突出发挥产业惠民效应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百色市将油茶产业作为促进群众脱贫的重要抓手,市县两级将油茶产业发展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,累计投入奖补资金4.35亿元,并整合林业、农业、水利扶贫等项目资金8.32亿元,支持油茶产业发展。同时,创新推出“油茶贷”业务,向各类油茶经营主题提供金融支持5.68亿元,9.48万贫困人口通过油茶产业实现稳定脱贫。引进广西国控林业投资公司,建设深圳小镇林业产业脱贫奔康示范园,破解易地扶贫搬迁户产业发展难题,有效促进产业发展、群众增收。油茶成为群众脱贫奔康的黄金果、乡村振兴的加油站。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